详细讲解精装书印刷制作流程
2016-04-26 11:37:00
何谓精品图书?我的理解是精品图书要有实用性、收藏性,要能吸引读者;设计上,风格独特,实用、美观兼顾;印制上,能大批量生产;质量上,要经得起国内外印刷赛事的审评。实现精品印刷,需要整体设计、原稿质量、设备精度、工艺技术等各方面相互密切配合。
印前/印刷方面
◆原则:根据不同产品内容及用途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。
1、调频网印刷
特点:以网点疏密来表现图像的层次,不用加网;避免因加网造成的撞网(即通常所说的龟纹或玫瑰纹);能够拉开图像深色调部分的层次。
缺点:平网处还原性不及调幅网,所以不适合淡色调且平滑的画面,如风景有晨雾、白色或浅色肌肤或无纹理画面等。
适用性:适合图像边际多、锐利度高的产品,如图像为钢铁、金属、岩石的油画和色调较浓的风景人物;适合图像纹路较多的产品,如图像多为衣物、窗帘、布料的产品;适合仿真印刷的产品,如古迹书画等。
2、高网线印刷
特点:印品画面阶调细腻、柔和,能充分表达画面的形象和细致的地方。
缺点:采用高网线印刷时,印刷过程中网点扩大严重时易形成糊版,高光和暗调容易造成图像层次的丢失。
适用性:需要根据产品的内容、用途等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高网线印刷;适用于表现精细、近看的高档产品,如画册、广告、商标等。
3、高保真印刷
特点:与普通四色相比,它的色域再现范围更广,更能逼真地反映自然色彩。
缺点:对设备的要求很高,需要有六色或更多色印刷机,并需要很高的印刷精度;印刷成本高,如印版增加、油墨成本增加、分色软件增加等。
适用性:适用于高仿真产品,如字画复制、孤本复制等;适用于广告类商业印刷,如挂历及商品包装等产品。
装订/印后方面
◆原则:做到物料与工艺的配合,同时利用各种装订、印后工艺达到所需效果。
1、工艺与物料的配合
烫印工艺与壳面材料的配合:在皮料、充皮料、纸张及过胶面等材料上可得到很好的烫印效果。如果表面粗糙则烫印易脱落,如果烫印字体过小则易糊字,因此烫印时应注意壳面用料的选择及烫印字体的大小。
过胶工艺与油墨的配合:在金属墨印张表面过胶,由于金属墨本身的特性,过胶后易发生胶膜离层现象,因此应注意在大面积金属墨表面过胶时避免出现这个问题。
设备的自动化生产与物料的配合:在生产精装书时,如果用皮料做壳面料,机器生产速度快,定型时间较短,定型效果不理想,建议手工上壳或采用其他面料。
2、PUR装订技术的应用
特点:黏着力强,保存时间长;适应性强,可以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使用;柔韧性好,便于摊开阅读;保护环境,无VOC(易挥发的有机物质)产生,不污染环境。如左下图所示,使用PUR胶生产的书便于阅读。
适用性:应用广泛,对內文经UV、光油、覆膜等表面处理后的印件均有良好的固着力。
3、植绒技术的应用
特点:生动形象、立体感强、手感柔软、图案花纹色泽艳丽,植绒不易脱落。
注意事项:纸面、过胶面、充皮料、皮料适合植绒;布纹太深的布料由于粘不牢,不适合植绒;UV表面不适合植绒,会粘不牢。
4、其他工艺技术的应用
其他如击凸、局部UV、闪粉、玻璃珠、夜光油墨、香味油墨、皱纹油、磨砂效果等印后工艺技术的应用就不一一介绍了。
物料使用方面
◆原则:需要根据物料特性及与产品设计选择性使用。
1、内文纸的选用
对于画册等印刷质量要求高的产品,一般选用哑光铜版纸(这样在阅读时不会显得很刺眼);对于教科书等文字较多的普通读物,一般选用书纸(胶版纸);对于古典读物等文字性读物,一般选用米黄书纸,这样显得档次高;对于孤本、名画的复制品等仿真程度要求较高的产品,可以选用宣纸印刷。
2、封面纸的选用
对于高档的精装产品,可以选用一些真皮料做壳面(但具体来讲还是要根据产品的内容及设计风格来确定选用何种面料)。对于中档的精装产品,可以选用充皮料或布料做壳面。对于普通的精装产品,可以采用铜版纸过胶的方式。
3、物料的使用要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
对于不同的产品,根据其功能选用特种物料。
4、物料的使用要兼顾环保
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,环保印刷将成为今后印刷的发展方向,如采用经过FSC(森林管理委员会)认证的纸张、大豆环保油墨、免酒精润版液、水性光油及引进水性覆膜技术等。
双丰新闻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印刷画册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印刷厂对客户自来电子稿有什么要求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画册印刷有哪些步骤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书籍印刷流程有哪些?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“提倡节约,杜绝浪费”,双丰在行动!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南阳书籍书刊在哪里印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为什么印刷厂有时打样的同实际印刷品不一样呢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印刷厂哪家好呢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房地产物料印刷常见的有哪些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企业宣传册印刷用什么纸比较好呢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商务笔记本印刷分哪几种?笔记本印刷价格怎么界定的呢
- ·『 双丰印刷 』开工大吉!我们共同战“役”携手同行